【我為群眾辦實事】隆陽民政:扶危濟困暖人心
“感謝政府的幫助,減輕了我們一家的生活壓力,解決了我們一家的燃眉之急!”永昌街道陳女士一家看著到賬的救助金激動地說道。
陳女士是永昌街道的一名普通群眾,36歲的她,本該是積極向上、樂觀奮斗的年紀,2016年陳女士突然患病,那時她只有29歲,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,她回憶道:“當時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了,高額的治療費用加上身體上的病痛,對于我來說就像天塌下來一樣,如果不是父母一直開導著我,可能真的堅持不到現(xiàn)在。”
永昌街道民政辦的同志在聽說陳女士的情況后,立即上門了解她的家庭情況,第一時間幫助陳女士家申請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,并在后期根據(jù)實際情況進一步提高保障標準,切實保障陳女士一家的基本生活,陳女士的病情也在治療中慢慢好轉(zhuǎn)。本以為這個不幸的家庭會慢慢好轉(zhuǎn)走上正軌,陳女士在2021年生下二胎后,病情復發(fā),每個月都要到醫(yī)院進行治療,高額的治療費用給整個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。然而禍不單行,同一年陳女士的丈夫也因患病喪失勞動能力。“真的沒有辦法了,老公醫(yī)治之后沒有效果,我們一個家庭實在是承擔不起兩個病人高額的醫(yī)療費用,所以我想到隆陽區(qū)民政局,說明了我目前的情況”陳女士回憶說。
隆陽區(qū)民政局通過調(diào)查了解,陳女士自2021年病情惡化以來,每一年的醫(yī)療自付費用都在3萬元以上,高額的自付費用造成生活困難,并且還有兩個孩子要養(yǎng)育,父母因為要照顧病人和兩個小孩,無法外出務工,家庭可以說是沒有經(jīng)濟來源。為了解決陳女士一家的實際困難,隆陽區(qū)民政局督促指導永昌街道民政辦,為陳女士的兩個孩子也申請了低保,截至目前,陳女士一家共有4人在城市低保保障范圍內(nèi),并且在2022年到2023年5月,共給予陳女士一家臨時救助3次,發(fā)放救助金1.1萬元。陳女士的父親紅著眼說:“國家的政策真的好啊,為我們家真的提供了太多的幫助,太感謝黨和政府了!”
社會救助政策的溫度,困難群眾最有感受。在下一步工作中,隆陽區(qū)民政局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以實際行動踐行好“民政為民、民政愛民”的工作宗旨,將“解真困”、“救急難”真正落到實處,應保盡保,應救盡救,切實兜準、兜住、兜牢民生底線,將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到千家萬戶,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供稿:張華梅 蔣 婧 ?
編輯:張曉玲|編審:莽紅升 鄒 麗
責編:楊 偉
新聞采訪熱線:0875-2160649
新聞投稿郵箱:lyqxmt@163.com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