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說廉經典】通智:興修水利 潤澤百姓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4-14 09:00 瀏覽次數(shù):401次
? ? ?
通智:興修水利? ?潤澤百姓
通智在清代雍正、乾隆時期歷任內閣侍讀學士,大理寺卿,盛京工部侍郎,兵部左侍郎及尚書等職。雍正年間奉旨來寧夏開惠農、昌潤渠,并整修唐徠、漢延、大清渠,在寧夏水利發(fā)展史上有卓越貢獻。
雍正八年五月(1730 年 6 月),通智奉旨同光祿寺卿史在勘查大清、漢延、唐徠3渠水利事務,見三渠應行修浚之處甚多,唯唐渠尤甚,于是奏請“先修唐渠,后修大清、漢延二渠。”雍正九年二月二十日興工至四月十四日竣工放水。通智通過精準測量水位,砌底浚修渠身,徹底清除淤澄的方式進行整修,使唐渠規(guī)模一新,渠流通暢,高下地畝均得澆灌。共灌原寧夏、寧朔、平羅縣田345780畝。通智在寧夏興修水利,許多渠道、地名仍然以“通”開頭,群眾尊他為“四渠(唐徠、漢延、惠農、大清)總龍王”,并在惠農渠正閘橋旁為他建廟塑像。每年春開水時,必先祭奠“總龍王”,以表示對通智治水利民的肯定與懷念。(來源:清風隆陽)
暫無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