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橋董達:用煙火氣詮釋了夏天
這個季節(jié),蟲鳴聲聲起落,蘆葦悠悠搖曳,忙碌在菜園子的人們已經(jīng)等到了大自然的各種饋贈:茄子、苤藍、青辣椒、西紅柿、小南瓜等各種應(yīng)季的蔬菜。人們在春種與秋種的間隙,用自己特有方式來詮釋自己對夏天的理解。
走進董達馬大媽家,我以為架起爐子燒火腿煮豆子那種帶著煙火氣的生活,只是冬天的福利,卻沒有想到,馬大媽正在爐子上忙著用“燒”來烹飪食材。青辣椒可以燒、洋芋可以燒、茄子可以燒、西紅柿可以燒,五花肉腌制過后也可以燒,燒好之后,用下村醋拌上一碗苤藍絲,酸辣爽口,仿佛一下子可以把夏天的炎熱與煩躁丟之腦后,沒有人會不喜歡這種感覺。
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樸素的烹飪方式,馬大叔把燒好的食材,去掉外皮,把大辣椒與茄子加上佐料就是一道菜,青辣椒與燒好的洋芋在杵棒的沖擊下,就是一道帶著煙火香味的洋芋泥。馬大叔一邊忙著,一邊說道:“這些菜用的是農(nóng)家肥,是自家地里種的。”馬大叔的拿手絕活,絕對不只如此,還有架在火塘上的羅鍋飯。一道道可口的飯菜已經(jīng)端上了桌,加上一盆火腿小南瓜湯,已經(jīng)是人間美味,讓人忍不住坐到桌前,大快朵頤。微醺的風(fēng),清涼了一季的暑熱,人們圍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樹下,一邊品嘗著美食,一邊訴說著對這個夏天的情愫。
熱情的馬大媽給客人碗里夾著菜,沒想到蘸水都是用現(xiàn)燒的干辣子包揉碎的,蔥花加上姜末,沾上一口白菜,滿口的都是香味。湯里的南瓜自帶了火腿的香味,在這火燒辣子的升華下,已經(jīng)被賦予了新的靈魂。此時不禁讓我想起老家的院子,樹蔭下的涼意讓人們盡情地享受著悠閑。母親經(jīng)常會在這個季節(jié)做上一盆面湯,里面煮上了各種應(yīng)季的蔬菜,火腿提味。全家人就著一碟腌豆腐,可以滋啦滋啦地吃上一大碗。如今咖啡牛奶面包中卻有點兒悵然,越來越念叨從前,想來是歲月在撩撥思念…
“大媽,今年地里的莊稼長勢怎么樣?”馬大媽笑著回答。莊稼人是閑不住的,像照顧自己孩子一樣盯著自家地里的莊稼,除草、施肥,什么時節(jié)該干什么樣的活,在大媽心里就像有個記事本一樣。“地里的南瓜吃不完,養(yǎng)到冬天,可以收獲南瓜籽、煮南瓜粥;玉米種了,喂上幾頭豬,過年前殺了,要腌制臘肉火腿,冬天的年豬飯吃過了,才算是過完了一個完整的年……”生活本就平凡,翻過了一頁又一頁,不同的人們記錄下了不一樣的內(nèi)容。“無論什么時候,莊稼人都不會耽誤農(nóng)時。一寸光陰一寸金,不負時光不負己。”馬大媽語重心長地跟孩子們說著。
光陰就是在四季更替中,緩緩地流淌著。忙碌的人們卸下整天的疲勞,這口地道的農(nóng)家菜給人們帶來了徹底的放松,這大概就是莊稼人的幸福吧。盛夏漸行漸遠,晃眼又是一季。
供稿:隆陽區(qū)板橋鎮(zhèn)人民政府 宋黎明
編輯:楊宣嬌|編審:莽紅升 鄒 麗
責(zé)編:楊 偉
新聞采訪熱線:0875-2160649
新聞投稿郵箱:longyangxinwenwang@163.com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