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說廉經(jīng)典】狄仁杰:囚徒哭碑 以頌恩德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5-26 10:10 瀏覽次數(shù):184次
? ? ? ? ? ??
狄仁杰:囚徒哭碑 以頌恩德
狄仁杰(630年-700年),字懷英,并州晉陽(今山西省太原市)人。唐代政治家、武周時期的宰相。
越王李貞叛亂平定之后,武則天為了重新樹立威信,定罪六七百家,籍沒五千余口。司刑使催逼狄仁杰行刑。但狄仁杰認為判決有誤,請求延緩行刑。他密奏武則天,認為一旦按此定罪,將牽連甚廣,何況這些人中有許多是被迫作亂,并非本心所為,可以赦免,武則天便下詔赦免他們的死罪,改為發(fā)配豐州。囚犯們途經(jīng)寧州時,寧州父老在郊外迎接,道:“是我們的狄使君救了你們的命吧?”囚犯們遂相互攙扶著前往百姓為狄仁杰立的石碑前,痛哭流涕,而后又齋戒三日,方才離開寧州。他們到達豐州后,又為狄仁杰立碑,以頌恩德。
狄仁杰的一生,可以說是宦海浮沉;他為人正直,疾惡如仇,把孝、忠、廉稱之為大義。狄仁杰作為一個封建統(tǒng)治階級中杰出的政治家,每任一職,都心系民生,政績卓著。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,輔國安邦,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;狄仁杰在上承貞觀之治,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,作出了卓越的貢獻。
后人對他做出評價:朝廷能得此人,則廟堂可安,民心可定,百姓安居樂業(yè),邊陲安寧和諧。武后能得此人,則疑心可安,社稷可穩(wěn),國家安樂繁榮,四海皆來朝貢。(來源:清風隆陽)
評論
匿名用戶:
2025-03-13 16:10:59
好看呀
匿名用戶:
2025-01-21 11:21:03
點贊!!!
匿名用戶:
2024-05-23 11:17:15
真好看